ID |
标题/摘要 |
作者 |
|
1 |
第十三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纪实
摘要:无 |
新加坡中医学院办公室 |
全文 |
2 |
WHO 的传统医学发展战略及实施状况
摘要: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的传统医学战略》及《2025-2034年新的全球传统医学战略草案》的探讨,明确传统医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未来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以WHO的发展战略为纲,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定位和前景为目,整合医学及其全民健康覆盖和延续性发展是WHO未来的大方向。并以西太区为例,进一步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整合医学的进展和挑战,以更好地应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本地传统医学在全民健康的进展中所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
吴佳盛 洪两 |
全文 |
3 |
关于针刺治病的通-调-和理论
摘要: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陈振虎教授立足《内经》并结合二十多年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临床针灸疗法。岐黄针疗法治疗临床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以《灵枢》《素问》内容为源,提出“通-调-和”理论,以阐述保持经脉通畅,改善和推动气血正常运行,是岐黄针治疗疾病的起效机制。 |
刘洋 陈振虎 |
全文 |
4 |
狮城名医李金龙学术研究(二)
摘要:探讨狮城名医李金龙的的生平、著作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并对其学术成就做概要述评。其学术思想新颖,强调崇尚医
德,服务黎民;勤求古训,治学严谨;夯实基础,衷中参西;深究伤寒,活用经方。其诊病疗疾,尤擅针灸。强调针灸的“两确
三要”;取穴灵活,倡取穴三十法;衷中参西,将某些穴位创新应用;针药结合,相得益彰。 |
胡秋荣 |
全文 |
5 |
新加坡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一)
摘要:根据中医学术流派中人、学、作、链的内涵,依托新加坡中医发展过程,梳理出新加坡主要中医学术流派共三派,一是以
吴瑞甫为代表的“瑞甫学派”,二是以萧憬我为代表的“狮城针灸学派”,三是以黎伯概为代表的“衷中参西学派”,并介绍三个流派
的传承及主要学术思想。 |
何霞芬 赵英杰 莫珺贻,等 |
全文 |
6 |
江育仁温阳学说的传承与运用
摘要:介绍江育仁温阳学说的渊源和传承,总结其温阳学说主要内容和弟子汪受传对温阳学说的发展、运用,附验案2则以资验
证。 |
刘玉玲 朱远慧 李晓倩,等 |
全文 |
7 |
基于本草认识的射干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射干的本草认识体现于本草文献、拾遗与研究进展,包含了射干的药源、药性、药效、药理及药用。射干是临床常用药物
之一,具有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痰、利咽。通过对射干的记载和研究进行思考,对射干药理的分析,结合临床应用得出射
干主治咳喘、咽喉部疾病、疔疮痈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止咳平喘、抗炎、抗病毒、神经保护、抗菌、护肝、降糖等作
用。根据历代书籍的记载,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射干药理的认识进行重构、梳理,进而探讨射干临床应用的
内蕴与外延,丰富本草的现代认识,提升中医临床诊疗精准性和靶向性。 |
陈明惠 周蓓 刘娇,等 |
全文 |
8 |
数字化脉诊可提供客观证型评估
摘要:脉诊是中医基本诊断技术之一,历史悠久。传统脉诊技术仅依赖于医生手指的敏感性及其临床判断,这些主观评价可能会
导致诊断和治疗不一致。借助现代技术和人工智能,脉搏轮廓的定性描述可转变为定量分析,这代表了脉诊发展的重大进步。该
诊断工具不仅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客观评价生理病理状况,而且有利于中医学生学习理解和实践。 |
黄惠萍 |
全文 |
9 |
李玉贤主任医师辨治头痛经验撷要
摘要:结合临床验案,介绍李玉贤主任医师根据头痛的不同病因病机,将头痛辨为外感、内伤、内外合邪三种,在治疗中辨证求
因,审因论治,每获良效的经验。 |
陈红梅 李龑 |
全文 |
10 |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
摘要: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中风后吞咽
困难、中风后失语、中风后抑郁、中风后认知障碍及中风后便秘等不同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李海凤 |
全文 |
11 |
哈医药贴敷治疗腰痛验案两则
摘要:无 |
郭冰辉 叶尔布勒·朱马德 山峰 |
全文 |
12 |
经方治疗不明原因低热医案一则
摘要:无 |
李玉玲 池圣杰 陈玉梅,等 |
全文 |
13 |
小儿温病学术源流
摘要:厘清中医经典为小儿温病学术的渊源,论述以《小儿药证直诀》为代表的寒凉学说及唐宋元时期众多的中医古籍和儿科专
著所论热病相关理法方药,对小儿温病学术有着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明清时期创立的温病学派对小儿温病进行了重点论述,形成
了小儿温病学术体系,建国至今,中医儿科学走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发展道路,小儿温病临床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深入
发展,其理论与实践体系日趋完善,为中医小儿温病学分支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艾军 吴佳盛 戴宇充,等 |
全文 |
14 |
新加坡的中医经典教学与启示
摘要:无。 |
项平 |
全文 |
15 |
浅谈中医临床科目的教学技巧
摘要:介绍新加坡中医学院《针灸学》教学体系改革后三个阶段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
周临东 |
全文 |
16 |
PBL+CP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目的:PBL与CP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方法: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老年心血管内
科实习的2019级中西结合专业本科实习生60人,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采用PBL+CP教学模式,对照组沿用传
统实习带教法,实习时间3周,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案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显著性(P<0.05),试验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
中应用把PBL与CP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对医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兴趣性及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
维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
顾亚威 莫云秋 康善平,等 |
全文 |
17 |
中医外治小儿食积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总结和分析近十年来中医外治法如针刺、推拿、穴位贴敷及综合疗法等治疗小儿食积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患儿
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选择和调整,实现更佳疗效。然而,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仍需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梳理
分析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参考,并为患者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
杨艺博 庞文婕 曾艺,等 |
全文 |
18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无。 |
王临鸿 |
全文 |
19
|
基于浊气在上则生 胀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摘要:基于浊气在上则生 胀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法有:①疏肝降浊;②健脾和胃;③宣降肺气;④宁心和胃;⑤益
肾补土。 |
陈俊 杨成祥 冯军安 |
全文 |